人物简介:
杨波,男,苗族,中共党员,现任六盘水市钟山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兼职),2004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曾获“贵州省同步小康优秀驻村干部”“贵州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贵州省优秀村第一书记”“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年度英雄十大人物”“贵州省脱贫攻坚贡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脱贫攻坚奋斗者的努力,为了彻底消除贫困,就需要有人奔赴消灭贫困的战场,杨波就是那个奔赴战场的一员。“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这样一句诺言,让杨波在海嘎村一驻,就是整整11年。
回忆起驻村的初衷,杨波至今依旧记忆犹新,“我是六枝特区新窑乡人,家中姊妹三人仅依靠教师父亲微薄的工资维生,常常因为交学费借遍亲戚朋友,父母愁容满面。”靠着坚韧的意志,杨波考上了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在六盘水市钟山区民宗局工作。
2010年3月,六盘水市启动驻村帮扶工作,海嘎村作为贵州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在帮扶村名单中赫然在列。杨波说:“海嘎村的贫瘠让我多次想到了小时候求学的场景,正因为我深知贫困家庭孩子求学的不易,才能明白里头的苦,所以我想为海嘎、为海嘎的孩子们创造条件”。于是他第一个报名,来到海嘎村并担任第一书记。

海嘎村位于贵州第一高峰韭菜坪的半山腰,是贵州海拔最高的村寨。村民们住茅草土墙房,吃“望天水”,想要外出购置生活用品来回也要八个小时,当地老百姓有一句话说“点着火把出去,点着火把回来;走到半路天才亮,回到半路天就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落后村。
刚到海嘎村那年,为了摸清村情,杨波首先一家家走访、一户户交流,听取群众意见、畅想发展路径。有时候连群众的大小事情,如打扫猪圈、搬砖建房,他也主动搭手,逐步与群众打成了一片,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杨波便开始从村里的基础设施着手。先是为群众解决了饮水基础设施,之后四处协调争取,前后安装267盏太阳能路灯,完成315户村民的“四在农家”改造,把通组路、串户路全部建成……随着一件件实事的落成,杨波也从村民口中的“杨书记”变成了“杨兄弟”。
“来的时候说的誓言还没实现,我决不能走!”放心不下海嘎村发展的杨波在2013年下派第二批驻村干部时,又主动向单位申请继续留下。“偏僻乡村、条件艰苦,一般人干一届基本就不会再来了,只有真心想带领老百姓脱贫的干部才会这么‘傻’。”村委会原主任杨金成感慨地说。杨波就是这么“傻”,他认定了,一定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除了推动基础设施完善,还要走产业发展的路子。
为此,杨波又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上下功夫。海嘎村属于高寒地区,过去村民只能种植土豆、苦荞、玉米等农作物,这是摆在杨波面前的更大困难。为捅破产业“天花板”,杨波向有经验的农户了解、向专家请教、向相关部门咨询;缺乏产业资金,杨波就拉上其他驻村干部到各部门“化缘”、争取扶持项目和资金支持,因地制宜修建起了马铃薯基地和苦荞基地。
在这期间,为将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杨波与驻村队员四处协调,协助大湾镇申请注册了“黔之脊”绿色食品商标,从6家单位争取了200余万元建了9个种养殖基地,成立了“海嘎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和“海嘎养殖合作社”,陆续把韭菜坪高山上特有的产品做起来,卖出大山,将“土疙瘩”变成了“金元宝”。
此外,杨波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旅游方面的资金,与村寨旁的韭菜坪景区建立合作,为村民争取就近务工机会,发动村民组建导游队、办起农家乐,同时还配套修建了海嘎小广场,建起了民族文艺队伍,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各种项目的落地实施,海嘎村逐步建成了“人人有股份,户户有产业”的扶贫格局。现在的海嘎,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二楼,门口的面包车、小汽车越来越多,和十年前的茅草屋、泥巴路相比,早已是旧貌换新颜。
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贵州省代表团的讨论,杨波当面作了汇报。“总书记对我们基层干部非常关心,鼓励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去历练。”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和殷切嘱托,一直激励着杨波扎根基层一线,矢志脱贫攻坚。
驻村的11年里,杨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带领海嘎村村民拔掉“思想上的穷根”,这个昔日贵州之巅的贫困小村庄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老百姓不仅住上了小洋楼,水、路、电、讯等配套设施也应有尽有,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海嘎村的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00元增长到了9320元,2020年突破10000元,最后一批建档立卡的16户35人全部脱贫,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一生驻村情怀,一辈子海嘎人。如今,虽然岗位不同,但初心不改,我会利用另一种方式回归海嘎,在乡村振兴中再创新佳绩”。杨波用自己的青春岁月见证了海嘎村“旧貌换新颜”的每一个节点,他为海嘎村的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望百年,青春向党。100年来,无数有志青年在中国共青团的引导下,跟随中国共产党在前进的道路上挥洒青春热血,共同书写了壮丽的青春诗篇。今后,我也会继续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坚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