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加强校地联动,实现双向赋能。共青团贵州民族大学委员会联动地方团委、街道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搭建“专业+实践”平台,以团支部为单位,依托专业优势与社区实践平台,开展社区实践活动。2023年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以来,我校美术学院、传媒学院、社会学院等22个学院近300个团支部赴溪北街道董家堰社区、竹林社区、上水社区等围绕“社区服务、美育教育、垃圾分类、敬老爱老”等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更好的服务社区注入了青春力量。
在社区实践中,各团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法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团支部赴溪北社区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手册、电信诈骗及帮信犯罪宣传单等2000份,接受社区居民现场法律咨询百余人次。化学工程学院组织团支部深入养牛社区、齐心社区等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分类宣传、绿化植树等实践活动。美术学院组织团支部赴竹林社区开展“美育教育”硬笔书法培训活动,为社区居民讲解汉字起源、正确的书写姿势、运笔的基本方法等。各团支部开展的实践获得了服务社区的高度认可,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动,也实现了双向赋能的过程,为基层社区发展和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法学院同学在进行普法宣讲

化工学院志愿者在社区清理垃圾
美术学院志愿者在社区进行书法培训
文学院志愿者为竹林社区居民宣讲
音乐舞蹈学院志愿者在社区养老公寓中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体育与健康学院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健身操教学
接下来,共青团贵州民族大学委员会将持续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以团支部为基本单位,采取校地共建、支部结对、团员报到、骨干兼职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