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黔东南镇远报京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课堂”正在上演。
伴随着轻快的芦笙节拍与贵州民族乐曲的独特旋律,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的队员们正引领着小学生们,踩着节奏,舒展肢体,学习着将彝族舞蹈韵味与现代健身韵律巧妙融合的民族健身操。

团队成员带领学生学习操舞

中途休息带领学生玩游戏

团队成员进行操舞教学
此次“三下乡”活动,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师生立足专业所长,将国家大力推广、深受群众喜爱的民族健身操作为核心内容带进基层乡村。团队精心编排了多套易学、有趣、接地气的健身操课程,动作设计多源自彝族传统舞蹈,如“阿诗且”“烟盒舞”中的摆胯、踮脚、抖肩等标志性动作,既保留了彝族舞蹈的原始韵味,又融入了健身所需的节奏性与重复性。

学生们单独跟音乐练习操舞动作
当民族健身操的旋律在青山绿水间响起,青春与乡土便完成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双向奔赴。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学子们以青春为笔、汗水为墨,在广袤乡野间书写着传承与创新的生动篇章。

学生和团队集体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