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贵州民族大学法治安“瓮”贵州省黔南州专项服务团奔赴瓮安县岚关乡,借防溺水宣讲守护安全,以走访普法播撒法治火种。
在为未成年人防溺水法治宣讲上,实践团队联合当地司法所、派出所,以真实案例讲解安全知识,演示急救技巧;用通俗语言解读法律条文,切实助力基层法治落地生根。
在问卷和交流调查前,实践团队与县政府、团委以及岚关乡党委政府、团委、司法所、派出所对接,随后在白家湾采用“院坝乘凉讲解”进行沟通,通过组织村民填写《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问卷,辅以访谈等形式,系统收集数据,尽量全面掌握当地实际情况。

法治安“瓮”贵州省黔南州专项服务团在瓮安县岚关乡党委乡镇府门口合影
01做好防溺宣传
走进岚关乡,团队成员通过整合法学(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判例)和行为心理学(同伴压力应对模型)等知识,将理性避险和未成年人的身份认同结合,帮助未成年人科学减少溺水风险。 同时采取线上二维码“青少年安全自护法律指南”分享模式,节约纸质资源消耗,助力绿色乡村建设。

实践团队成员正在宣讲

实践团队与派出所共同进行防溺水安全宣讲

青少年安全自护法律指南二维码
02普法调研推进
深入院坝开展纳凉座谈调研,进一步推进普法落地。实践团队组织向白家湾村民发放《未成年人保护了解及落实情况调查问卷》(监护人版和未成年人版),协助群众规范填写问卷。

普法调研采影
一审一校: 李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