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寻迹黔岭·关岭文旅调研团”在7月12日进入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开展文旅调研,团队队员们先后探访了正在建设中的花江大桥和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走进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开启了一场穿越2.2亿年的“时空对话”,这里的古生物诉说着他们的环境与时空,随着时间推移,地壳不断抬升形成复杂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使原本的海洋环境逐渐演变为陆地,加之长期的风化剥蚀使得化石更加暴露,才得以展现出如今我们所看见的自然奇观。

活动志愿者合影


调研照片
来到花江大桥,站在桥边远眺,这里横跨北盘江的特大桥如巨龙般凌空飞架,两岸悬崖峭壁,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碰撞所产生的世界强梁。听当地文宇老师讲述,花江大桥预计在九月正式开通;此外,桥旅融合项目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包括观光电梯、玻璃栈道、高空观光咖啡厅和高空餐厅等设施,也预计将其打造成5A级景区。“大桥的每一根钢索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每一寸桥面都存在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调研照片
穿越2.2亿年的化石奇观,御剑凌空飞架的花江大桥!贵州民族大学“寻迹黔岭·关岭文旅”调研团用脚步丈量关岭,在古生物化石的“时空对话”中触摸地质演变,在桥旅融合的壮景里见证“逢山开路”奋斗精神。
此次关岭之行,自然景观的构造与当代基础设施建设带有着密切联系。团队成员不仅感受到地址文明的演变,深刻体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也要将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融入学习生活,用知识服务社会。

调研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