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贵州民族大学“水韵探骊队”实践队员,走进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板告村,探访三都首家水族家庭博物馆,探寻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这座由省级水族牛角雕非遗传承人韦家贵创办的博物馆,藏着他们夫妇三十年来收集的三万余件水族文物。
在韦家贵的带领下,队员们逐一参观了馆内的马尾绣、牛角雕刻、银饰、水书等藏品。他说道,面对外地商人的收购,始终坚持“不批量售卖”原则:“这些物件是水族的根,要让它们留在故土,传承下去。”

韦家贵老师为实践队介绍博物馆藏品
韦家贵他详解了藏品背后的文化密码,如马尾绣的情感寄托、牛角雕刻的精神信仰,也提及工艺品价值从数百元升至数千元不等,因获得更多人认可而感到欣慰。

韦家贵老师与成员们交谈
此次探访让“水韵探骊队”深刻认识到,每一件藏品都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每一份坚守都是文化传承的微光。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积极搭建传播桥梁,让水族文化的魅力被更多人看见、记住、传承下去。

韦家贵老师与实践队合影